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地见效”……针对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人民银行再次发声定调。据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披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以下简称“会议”),在分析人士看来,本次会议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稳增长、稳汇率、促楼市复苏信息,有助于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信心。
有望出台结构性支持工具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也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
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此次会议表明人民银行对经济复苏前景继续偏乐观预期,但也指出目前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需要宏观政策再接再厉,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评价道。目前国内经济面临复杂内外环境情况下,宏观政策需要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兼顾内外均衡。
在会议中,人民银行也提到,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同时落实好调增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指出,货币政策必须与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一道,注重协调有力、协同共进、强化预期,推动供需两端持续恢复,形成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的政策合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则称,当前经济问题核心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消费投资信心不足导致信贷需求不足。人民银行提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也提供了一种预测政策走向的观察方式。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周茂华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组合。一方面,加大已出台的政策实施力度,推动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工具的优势,在保持货币和信贷总量适度、平稳增长的同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他说道,“年初以来,国内实施两次降准、两次降息,政策明显靠前发力,加之本次会议提及了结构性工具,预计后续有望出台结构性支持工具”。
庞溟进一步表示,稳增长政策和逆周期措施将持续加码、质效提升、落实落细。由于目前加权平均贷款利率已到达较低水平,且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带来的物价水平回暖,使实际利率有所下行,他认为,年内仍有降息的必要性。
上一篇:亚运游超六成订单来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