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展现活力韧性 实现互利共赢
中南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 管克江 邹 松 时元皓 任皓宇
应南非共和国总统拉马福萨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8月21日至24日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第四次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必将引领中南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为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拉马福萨总统的共同关心和擘画下,中南关系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两国政治互信、务实合作、人文交流、战略协作持续深化。中南全方位互利合作展现出强大活力和韧性,结出累累硕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非洲发展、促进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风电项目——
“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标志”
2022年3月,习近平主席同拉马福萨总统通电话时表示,支持双方拓展新能源、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近年来,通过共同努力,新能源领域正成为中南务实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南非北开普省德阿镇附近的山峦之上,上百座数十米高的白色“大风车”巍然矗立。由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南非公司建成投运的德阿风电项目,目前累计发电量已超42亿千瓦时,成为中南务实合作走深走实的典范。
从德阿镇中心到风电项目路程不到10公里,记者开车却用了近1个小时。很难想象在如此崎岖的山道上,80米高的风机主塔和直径86米的风轮叶片当初如何运抵安装。据德阿风电项目工程师刘磊介绍,这样的风机共有163台。2015年项目一开工,工程人员便夜以继日安装调试,于2017年建成投运。
乘电梯至风机塔顶,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之下,错落于山脊峰巅的风机驭风为电。风轮转动产生的电流在经过变电站升压后,传输至南非国家电网供调配使用。
南非是非洲电力大国,全国总发电量八成来自燃煤机组发电。为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南非计划到2030年将太阳能和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7%提升到40%。作为非洲最大风电场之一,德阿风电项目每年可提供7.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60万吨,满足当地30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现场负责人范·特纳表示,德阿风电项目有效缓解了南非部分地区电力紧张和供电不稳的状况,“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保证了当地经济社会正常运转。”
德阿风电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始终注重当地生态保护。在项目工作多年的南非员工赫尔顿说:“这里每根电线杆顶端都安置了栖鸟支架,为的就是减少输电设备对鸟类的伤害。公司对风电场内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监测,聘请生态专家予以评估,确保整个项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中国企业积极促进本地化采购及用工,带动了当地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期创造就业机会超700个,运营期每年可以提供100多个长期岗位。此外,依托项目运营日常流程,项目组为本地员工提供包括本科、硕士在内的学历教育,以及高压操作、高空作业等技能培训。公司还成立专项社区基金,致力于项目所在地社区公益事业,如在德阿镇设立4所早教中心,定期为当地儿童提供捐助等。
“德阿风电项目是南中新能源领域合作的标志。”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主席弗罗里克表示,“南非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提升绿色能源供应能力。希望中方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等优势,积极参与南非新能源项目建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