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又一世界超级工程,来了!太罕见→
手的灵活性决定了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物种。智能制造同样离不开一把好“手”。如今,工业机器人就是人们双手的延伸,它们是粗活细活都能干的全能选手。海底沉管的衔接,“超级焊匠”一出手就能搞定;加工光学模具的工业母机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扛大梁的机器人手臂上,真的有一个“太阳系”吗?给超级水利工程做全息体检和局部手术的究竟又是何方“圣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大型纪录片《智造中国》,以五集的篇幅,记录中国正在发生的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变革。8月7日至10日每天19:48、8月11日21:30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每天18:00在央视财经客户端、央视频同步上线,今晚播出第三集《得心应手》。
用机器人焊接世界超级工程
让焊接更高效、更精准、更可靠
深中通道双向八车道,沉管直径比港珠澳大桥沉管还要大,每个沉管重达9000吨,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32个管节沉管铺就一条海底隧道,这又将是一个世界超级工程。
在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的制造基地,一根新的沉管即将开始建造,它采用的是三明治结构。
顾名思义,“三明治”结构就是用内外两层钢板造出巨型钢壳,然后在两层钢板的隔舱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然而,巨型钢壳全靠焊接,每个沉管钢壳的焊缝总长度超过300公里,假如用人工焊接,一个沉管钢壳就需要超过1000名焊接工人,工期长达12个月。如果32根管节焊接都靠人工,显然是无法按时完成的任务。这次,工程师决定启用机器人焊接。
机器人测量钢板尺寸和位置,大脑根据数据迅速发出指令,焊枪上的激光感应器跟踪识别焊缝,实时纠偏。
假如工人来焊接,至少需要焊接6到8道,而机器人一气呵成,堪比“超级焊匠”。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深中通道项目GK0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 龙汉新:焊同样的工作量的话,原来我们要18个焊工,现在可能只要4个焊工。而且机器人焊出来的质量比较稳定。
码头上,制造完成的沉管钢壳正在驳运上船。一个管节,顶面面积相当于14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巨型断面的平整度达到4毫米之内,如此高的精度世界罕见。
水轮机组维修机器人
为41岁的葛洲坝做修复手术
葛洲坝,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2022年迎来它的41岁生日。
转轮是发电机组的“心脏”,水流推动转轮旋转,将尽可能多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正常运行时,转轮表面平滑如瓷,但汹涌的江水带来能量的同时,也带来泥沙猛烈冲击转轮表面,留下凹凸不平的划痕,严重影响转轮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