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专访|这轮“厄尔尼诺”预计强度和影响如何?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详解
“厄尔尼诺是神奇的,它的魔力是巨大的!”
说这话的是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他已经在密切关注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与进展。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强度更强、时间更长、影响更为显著。此轮厄尔尼诺的出现,将继续导致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异常。
“这次厄尔尼诺肯定不是一个弱的事件,纵观全球动力模式预测结果,我们即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周兵说。
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警报,宣布这一气候现象已经出现,预计到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程度。
此前,世界气象组织5月发布评估报告说,持续三年的异常顽固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报告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高达98%;这五年气温平均值高于过去五年的概率也为98%。
今年是厄尔尼诺的发展年,其影响我国主要是通过影响东亚地区的季风系统直接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产生作用。前期,华南等地的高温,某种程度就是厄尔尼诺发展的一种响应,厄尔尼诺发生时加强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使华南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极端高温。
尽管没有任何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相同的,其影响部分取决于一年中的季节进程和多个系统的综合配置。但周兵通过对比分析1950年以来逐月逐年厄尔尼诺指数发现,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那次事件与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强度都极为相似。
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给我国带来的高温热浪明显,2009年6月下旬至7月,高温影响我国17个省(区、市)。同时,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和辽宁西部等地遭受严重气象干旱。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秋季至2010年初,西南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